2009年2月22日星期日

蓋鳴暉


蓋鳴暉

蓋鳴暉(Joyce Koi,1966年10月3日-),真名李麗芬,香港著名粵劇女演員,是鳴芝聲劇團的文武生,師承林家聲。

蓋鳴暉攻讀於香港八和粵劇學院,專攻文武生行當。

蓋鳴暉可謂梨園中的一個異數,因為她出道不久即可以擁有自己的粵劇劇團-鳴芝聲劇團。

1993年林家聲先生正式收她為誼女。

除了粵劇,也曾參加電視劇及電影的演出,並與香港中樂團合作表演。

2006年度的香港藝術節演出兩齣好戲,示範性別反串這個有趣的戲曲傳統: 《龍鳳爭掛帥》和《俏潘安》。

羅家英


羅家英

羅家英(1946年9月22日-),原名羅行堂,出生於廣東順德均安鎮沙埔村,香港著名粵劇老倌,同時也是影視演員。

羅家英出身粵劇世家,四伯父羅家樹為「打鑼王」,父親羅家權(羅仕乾)號稱「生紂王」,而堂兄羅家寶則以「蝦腔」聞名。

羅家英一家共有五兄弟姊妹,其為長子。

1949年隨父往香港定居。

八歲時羅家英已跟隨父親羅家權學習粵劇基本功架,而羅家權本身就師承上海京劇名淨劉奎官。

當羅家權在新加坡及馬來西亞演出時,羅家英的十二叔羅家會則負責教授基本功。

後來羅家英師從吳少廉、粉菊花、呂國銓、李萬春和劉洵。

21歲羅家英便擔當演出文武生,並自1970年起組成多個劇團開始粵劇生涯,也是「家英之友」組織創辦人。

不過香港粵劇自七十年代起已步向式微,觀眾數目不斷下降,羅家英出於生活考慮,在1991年決定參與電影演出。

最初他都只是演繹一些平平無奇的配角,直到參與周星馳電影系列演出後才廣為人熟悉。

1994年羅家英在周星馳主演的《國產凌凌漆》中飾演「達聞西」一角,令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自此羅家英走紅起來,並多參與搞笑片的演出,其中有些都是周星馳電影,例如《西遊記第壹佰零壹回之月光寶盒》兩輯系列他都飾演「唐僧」。

兩片為羅家英打開了在內地的知名度,後期也因而開始多到內地演出。

另外他憑《女人四十》一片贏得1995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同年台灣金馬獎也獲同一殊榮。

很多香港人熟悉羅家英乃因為他與汪明荃相好,尤其是汪在粵劇的頻密演出,也使汪與羅合作增多。

二人關係還常是媒體惡搞的題材。

2005年10月,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與音樂系為羅家英舉辦「香江梨園:粵劇文武生羅家英」展覽。

展覽由該年10月15日至翌年1月8日,回顧羅家英50年的粵劇舞台生涯,展品包括羅家英的珍貴圖片、文武場戲服、頭飾和道具、鞋子等,並出版生平集。

龍貫天


龍貫天

龍貫天,原名司徒旭,香港著名粵劇演員(文武生),1979年入行,師承著名粵劇大老倌陳錦棠,1994年正式成為文武生。

而龍貫天同時亦參與電視劇、舞台劇、政府宣導劇集及廣播劇,堪稱香港粵劇界的多棲藝人。

李龍


李龍

李龍,原名李德光,祖籍台山,于广州出生,是一名粤剧表演家。

李龙与妹妹李凤自幼爱好粤剧,7岁随母亲到香港,9岁便开始在陈非侬主持的香江粤剧学院门下学艺。

1960年代末开始参与粤剧演出,除登台外,更参与电影拍摄,以童星身份表演。

1976年与李凤分任小生及二帮花旦参加颂新声剧团拍摄粤剧舞台纪录片在电视播出。

1978年自组祝华年剧团,伙拍的花旦计有谢雪心及南红等,亦开始灌录粤曲录音带。

至80年代李龙更将其粤剧艺术带至星马一带。

1990年代将演出基地搬回香港,于1997年自组龙嘉凤剧团,先伙拍南凤,及后有尹飞燕、王超群、陈咏仪及陈好逑。

至2000年与尹飞燕成立龙腾燕剧团,与王超群成立永光明剧团。

李龙于1997年成立戏迷会“李龙之友会”。李龙为第廿八届香港八和会馆副主席。

梁漢威


梁漢威

梁漢威,MH,香港粵劇演員及曲藝導師。

他曾任職八和會館第一副主席、前市政局傳統戲曲顧問、香港藝術發展局傳統演藝委員、漢風粵劇研究院院長、漢風粵劇團團長及粵曲導師。

梁漢威十五歲開始學藝,曾經先後與陳好逑、尹飛燕、吳美英等組班演出。

二十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經常與梁醒波、新馬師曾、陳錦棠、麥炳榮、鄧碧雲、鳳凰女、羅艷卿、吳君麗等大老倌同台演出。

他精通粵劇鑼鼓及音樂,除演出外,更致力研究粵曲唱腔及音樂發展。在《熙寧變法》、《楚漢爭》、《烽火楊州》等劇目全都應用了劇場手法以豐富演出。

近年經常參與舞台劇演出,如《南海十三郎》、《始皇最後的日子》、《新啼笑姻緣》、《尋春問柳》、《四大發明》及《劍雪浮生》等。

梁氏更憑《始皇最後的日子》獲得舞台劇最佳原創音樂獎,《劍雪浮生》獲最佳男配角獎,二○○○年則榮獲藝術發展局頒授「戲曲藝術成就獎」。

除此以外,梁漢威曾于1970年代末至2000年后,在麗的電視及后來的亞洲電視劇集中參與演出。

代表作有《八仙過海》、《天龍訣》、《伴我同行》

阮兆輝


阮兆輝

阮兆輝(英文:Franco YUEN,1945年-),祖籍廣東新會,出生於廣東佛山,著名香港粵劇演員,有「神童」、「萬能泰斗」等美譽。

阮兆輝三、四歲時跟隨父兄到香港定居,七歲開始從事演藝工作,曾與李麗華、葛蘭、林翠、李湄、王引、王元龍等合演國語片。

演過不少粵劇,在粵劇界有「神童」、「萬能泰斗」等美譽。他的啟蒙老師是丁香耀,曾拜麥炳榮、劉兆榮、黃滔為師,精研廣東說唱之南音(舞台南音),更隨袁小田師傅練北派武功。

阮兆輝曾參與“大龍鳳”、“新馬”、“碧雲天”、“春暉”、“好兆年”、“燕笙輝”、“鳳求凰劇團”、“鳴芝聲劇團”、“慶鳳鳴”、“雙喜”、“鳳笙輝”、“頌新聲”及“雛鳳鳴”等劇團。

阮兆輝於1971年成立香港實驗粵劇團,以推動香港粵劇的發展 。

1991年,他獲得「藝術家年獎」之歌唱家年獎。

2003年五月,獲頒「藝術成就獎」。阮兆輝是少數可以跨行當演出的藝人。

曾演出《大鬧青竹寺》、《十奏嚴嵩》、《大送子》、《情鎖奈何天》、《宦海奇情》、《山東響馬》、《荷池影美》、《漢家天下》等等。

在西九諮詢委員會曾經出任委員。

阮兆輝與前妻尹飛燕的兒子阮德鏘,曾任無線藝員。

阮兆輝現任妻子是前模特兒鄧拱璧〔曾江前妻〕,組成朝暉劇團推廣粵劇新秀,阮兆輝出任藝術顧問。

陳寶珠


陳寶珠

陳寶珠(1946年12月10日-),英文名Connie Chan Po-chu,廣東新會人,著名粵劇演員及電影演員。

有“影迷公主”之稱的陳寶珠是七公主成員之一,並且出身自粵劇世家。

為粵劇名伶陳非儂、宮粉紅的養女,師傅任劍輝更是香港粵劇史上最受歡迎的女文武生,亦是「銀壇鐵漢」曹達華的乾女兒。

七歲時己參加京劇的大會串,第一部京劇演出便是和沈芝華一起合演的“三岔口”。

九歲開始,陳寶珠跟隨名伶粉菊花學習北派武功,經常與粉師傅登台表演。

到了十歲便與梁醒波的女兒梁寶珠合演粵劇,然後轉上了銀幕。

1957年,與梁寶珠、師姐陳好逑、梁醒波和陳非儂組成「孖寶劇團」。演出後,得到任劍輝賞識,並收為徒弟。

1958年,十六歲的陳寶珠加入電懋公司,開始電影事業,首次參演與梁醒波合作的國語片《童軍教練》。

在1960年代初期主要反串男角演出古裝武俠片,自1966年開始以女兒身拍攝時裝歌舞片,與蕭芳芳合拍的《彩色青春》將兩人的青春玉女形象推上高峰,兩人各自擁有數十個影友團及影迷會,瘋狂的影迷經常互相攻訐,而當陳寶珠出席公開場合時,常吸引數以千計的影迷,當時流行一句:「陳寶珠嚟嘞!」,意即請大家讓路。

單單1967年陳寶珠共演出多達32部電影,片酬每部高達2萬港元。

期間主要與呂奇合作,更曾傳出日久生情的傳言。

由於粵語片逐漸衰落,終於在1970年退出,在赴美國登台後留在三藩市讀書。

只在1972年暑假回港時拍攝由楚原執導的國語武俠片《壁虎》,成為最後一部演出的電影。

亦曾在無線電視的《六一八慈善賑災之夜》亮相炒飯籌款。

1974年在美國讀書期間經朋友介紹邂逅同在美唸商科的楊占美,楊是香港百貨業鉅子楊撫生的兒子,拍拖年多便結婚,婚後誕下兒子楊天經。

可是這段婚姻只維持到1982年便告終。

1997年,参加由沈殿霞主持的无线电视综艺节目,为息影多年后首次亮相。

1999年,重踏舞台,再度擔綱演出著名舞台劇《劍雪浮生》。

2006年2月4日(農曆年初七),陳寶珠與香港中樂團85人合作,在新落成的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陳寶珠與香港中樂團」音樂會,獻唱粵劇經典金曲,成為首位在博覽館舉行演唱會的亞洲藝人。

2006年7月,參與《天之驕子》舞台劇,與著名演員鄭少秋拍擋演出。

搜尋此網誌


Ivan Chan